拒绝影像

突然醒悟到自己为什么总体上抗拒看影像,喜欢看文字。是因为我认为从外部看到自己的身体,很残酷。

举个例子,假设现在在发生这样一件事:13岁的我乘坐地铁时,地铁出了事故,我马上飞奔到紧急按钮旁边,想把玻璃打碎,结果发现自己力气太小打不碎。从第一人称角度,我只是一心一意地与外部世界的危机对抗,并意识到自己与危机的力量的差距这个普遍现象。我只是一个人,想当英雄所以就当了。但是从第三人称的监控录像中,看到的是一个矮小的小女孩甩着手跑过去。当然,我对镜子里的自己很熟悉,能轻易地把画面中的形象和自己建立同一性。但是危机解除后,大家会怎么评论这段录像呢?“明明是个小女孩,却这么勇敢。”“甩着手跑过去的样子,很可爱。”假如这个场景是电影,甚至是动画,在描绘我的外表的娱人性上还要更下功夫。这些规定了我在社会中的比较位置,并且带有他人自身的欲望的凝视,让我感觉毛骨悚然。如果一个人首先看到的是影像,那么在主人公开始跑动前,无论我做什么,首先看到的都是我是个小女孩,这成为了占据对我至少一半印象和解读角度的外框。我不再拥有完全的主体性、全部的可能性,不再自由。

也许第一人称视角和全能感本就是幻觉。也许旁观视角是客观的视角。旁观者一开始就看透了我打不破玻璃的缘由,而这一点我到了那一瞬间才意识到。接纳了从旁观者角度看到的前因后果,就是与社会连接,也许就是成熟。但是,其中承载的另一部分,即给一种身体规定的位置,对这个形象赋予的意义和欲望,则是它的黑暗面。

对每个人来说自己的身体都只是想像。不知道从哪看到这句话,也许我的望文生义也不对。不过,一个人毕竟99%的时间里是不会从外部看到自己的身体的。想做英雄却被大众轻视的小女孩,被追求对象拒绝而不能体会到是因为长相的男人,还有自以为年富力强却被年轻人愚弄的长出白发的人,都因为不能处理这种分裂而感到挫折、困顿和痛苦。人类会通过外表和身体状况来归类另一个人,决定解读ta的方式、对待ta的方式,这是人大脑的认知捷径。可是,这种扁平化他人的认知方式,对任何一个拥有100%的自己的人来说都是不足的。

而且,认识到这点,对女性的负面影响更大。身体分为作为行动工具的身体和外表两部分。对(性别角色上的)男人而言,身体是行动的工具就够了。而越是体会到自己拥有外表的女人,身体作为行动工具的一面就越受限制。她走路的时候不是在去什么地方,而是在表演舞步,因此她的步伐也就不再随意。我给我妈拍照,她非常开心地笑,过来看照片时,却失望地说:“我是这个样子?”笑容也骤然消失了。面对照相机,她不能再发自内心地笑了。许多人因此决定不拍照。因此,我从小就敬佩主动被拍照的人。我旅游时很喜欢自拍,但是当我的脸和从第三人称见惯了的别人的脸一起出现在合影里,我也会打个问号:“这就是我?”我可以出于社交礼仪或者习俗克服疑虑和他人合影,但我自己一般是不会公开这类照片的。

当我自己要出现在一条影像叙事中时,我总是为自己必须选择角色之一来扮演而感到恐惧。当我设想人物的形象时,虽然也会为美丽的外表着迷,但接着就会为将他们规定到如此狭小的空间里而感到可惜。我偏好读内聚焦叙述方式的小说,因为它们真实地还原着对自己外表毫无意识的大部分人的内心世界,深入且公正。

评论
热度(23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维司塔 | Powered by LOFTER